三國
一直是我最喜歡的故事
不愛看書的我
每每看到密密麻麻的文字
總是昏頭轉向
但三國演義
卻是讓自己重覆看了好幾遍
三國相關漫畫也很喜歡
橫山光輝忠實地呈現三國演義的故事
火鳳燎原中陳某獨特的歷史批判
諸葛孔明中李志清以水墨風格揮灑出三國的氣勢
。
由於對三國故事熟悉
因此雖然對內容很挑剔
但同時也很期待對三國不同的演繹方式
吳宇森希望呈現自己心目中的三國世界
。
演義中將諸葛亮與周瑜設定成對立的角色
在諸葛亮來到東吳遊說同盟共抗曹操時
周瑜深怕諸葛亮所在的劉蜀會成為孫吳的大患
因此積極想除掉諸葛亮
但吳宇森認為
在國家存亡當前
兩大智者卻計較於個人較量
太小氣了
沒有真正智者所應有的大氣
而重新詮釋了兩人的互動
演義中的
「既生瑜,何生亮」
轉變成赤壁中
「瑜是瑜,亮是亮,你我各為其主」
我很喜歡吳宇森重新詮釋諸葛亮與周瑜的關係
。
很慶幸自己進了電影院看了赤壁下集
在中後段呈現火燒連環船的浩大場面
不禁佩服吳宇森能夠拍出如此畫面
。
吳宇森的專訪中
才了解到在籌拍赤壁的過程中
真是困難重重
敲定的演員臨陣換角
拍攝過程超時又超資
天氣時而熱躁 時而大雨
片場中事故連連
專訪中的一段OS
「最後終能將電影堅持到底的
是堅強的統帥 吳宇森」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福運3月號的卷頭言
佛法說這個現實社會乃「娑婆世界」
「娑婆」意指「堪忍」,就是「能夠忍耐」的意思
無論是誰,都必須與蜂擁而至的苦難奮戰,關鍵在於能不能堅忍和戰勝苦難
人生的成敗在於能否以「不屈精神」去定勝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吳宇森就是以這份不屈精神
大氣
忍耐
堅持
而能像劉孫聯盟一樣
戰勝如曹操般的百萬挑戰
完成赤壁這部電影
。
有人說導演必須具備3種條件
1.懂藝術
2.有領導能力
3.堅強
。
「懂藝術」
我認為這裡所謂的「藝術」
並不是一般狹隘的定義
藝術是生活經驗中對美的體現
是一種軟能
是一種智慧
戶田先生在座談會中
要和大家講述佛法時
也和大家說
「接下來我要說的 是一門藝術」
是一種哲學
是一種態度
。
「有領導能力」
要成為將中之將
要成為師子
確信的吶喊
是引領勝利的號角
。
「堅強」
那就是不屈精神
能忍
沈著
堅持到底就一定會勝利
。
從赤壁開拍以來
面臨這麼多的挑戰
吳宇森說
「當我決定要做一件事時,我一定做到成功,我一定做到好」
「我相信人的力量,我相信團結的力量,組裡遇到問題時,我們一同解決」
如火如荼的文化節運營
困難挑戰齊至
此刻正是貫徹不屈精神決勝負的時刻
就像赤壁中周瑜對面對曹操大軍而失去信心的軍隊說
「現在我們最需要的,就是齊心」
異體同心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「唯有秉持背城借一的意志不停活動,才能百折不撓地突破瓶頸。」
這就是德國大文豪歌德的骨氣
因此,不管面臨任何苦境,歌德也敢大膽反攻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如同灌籃高手中
湘北面對山王工業
20分的差距
所有人都放棄了
櫻木花道向全場觀眾大喊「我要打倒山王」
因救球而背傷的櫻木
為了球隊的勝利
即使攸關他的選手生命
櫻木笑著說
「我終於有壯士斷腕的決心了」
豁出生命拚命奮戰的櫻木
終帶領湘背獲得了勝利
。
理事長鼓勵
「拚命,就沒什麼好怕」
。
我們正在導人生的電影
正在導廣布的電影
正在導文化節的電影
要懂藝術
要培養領導能力
心要堅強 要堅持到底
。
帶領劉備孫權戰勝曹操的諸葛亮與周瑜
正是青年
我們正是青年
。
一切從一念開始
面對挑戰
像櫻木一樣吶喊出對勝利的確信吧